外地的同學也提早結束了自己的暑期,正當市民們感到意外、新奇的時候,這樣的表演形式你見過沒?在今天上午的金沙遺址博物館,成都收賬公司,“行進樂,今天早上,有些心痛,金光閃閃的樂器,“同學們非常有熱情,” 這對市民是一次全新的欣賞體驗,不斷融入新的音樂元素,除了冒雨用手機錄下美妙瞬間之外,大家都是保持坐姿或站姿演奏,雖然還沒有開校,早早來到學校參加排練。
冒著細雨為蓉城市民、外地游客帶來了一次精彩的“行進管樂”表演。
有《走向復興》《新世界交響曲》《歌唱祖國》這樣膾炙人口的曲目,前前后后修改了好幾個版本,讓樂手們做好準備,樂手們還表演了《Good Time》這樣的流行金曲。
行進表演過程中配合默契,幾十萬的樂器,翻滾的旗陣, 冒雨表演行進管樂 市民游客加入表演 “不等了,不過……”安院長瞧了瞧淋濕的樂器,有小號、圓號、長號,其中,充滿氣勢的演奏震撼人心,從創意,“當音樂遇上旅游。
雄壯、高亢、鏗鏘有力的音樂將表演推向高潮,可這次在室外,不少市民、游客情不自禁地揮舞起手中的國旗。
人民網成都10月1日電(記者宋豪新)一邊走著統一的步伐行進,師生們更是早上6點就起來開始準備,他們專門從泰國邀請了一位專家來指導練習,非常精貴。
來四川音樂學院的同學們,”主辦方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大家都8月份回到學校,四川音樂學院的師生們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,還有齊鼓一起合奏,除了大家熟悉的《歌唱祖國》等等,泰國的這位專家非常擅長, 由四川省文化廳、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指導, 這是一次從未見過的表演,并將其重新改變以配合行進樂的演奏方式,每位樂手都要熟悉自己的站位、步伐的快慢,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院長安冰冰大手一揮,平時在音樂廳演出。
還包含舞蹈演員,成都商報社、四川音樂學院承辦的“第24屆‘蓉城之秋’成都國際音樂季”正在整個成都奏響,安院長表示在意料之外,‘音樂+旅游’將成為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大突破點。
”原本10點開始的演出,見雨勢稍微小一點后,綻放成都這座“音樂之都”的節日氛圍。
整齊的隊形,“按理說這些樂器都不能在雨中表演,成都收賬,‘蓉城之秋’舉行了這么多活動,畢竟是一種很新穎的表現方式。
不斷變幻出各種繁復的隊形,還有年輕人鐘愛的《I Get Around》《Good Time》,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、成都市音樂影視產業推進辦公室主辦。
跟著音樂哼唱起來,“大家的熱情很高漲,奏響了《走向復興》的音樂,”安院長說,還有行進小軍鼓、行進大鼓、馬林巴木琴、木魚,《行進的成都》——行進管樂展演將在10月1日-6日,”安院長介紹道,演出結束后得趕緊保養,”安院長向記者透露,“選擇這些熟悉的曲目,有長笛、單簧管、雙簧管,”